English

造就跨世纪的优秀师资队伍

1999-01-27 来源:光明日报 张黎明 我有话说

来自北大人事处的一份材料表明,该校结合人事改革,大力推动中青年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关键的人才资源。目前,全校教师的平均年龄44岁,教授平均年龄57岁,45岁以下教授达120人,占教授总数的15%。一批年轻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他们中,有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入选国家百千人才工程18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27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1人。这些指标均列全国高校前茅。

80年代,北大教职工逾8000人,师生比例为1.1:1,办学效益低下。教职工队伍中,非教学科研人员比重较大,整体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以及管理和服务部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为适应高等教育的整体性发展,北大在高校中率先实行定岗定编,职务评聘,工资总额包干等管理体制的改革,给以后的教师队伍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该校召开人事改革会议,进一步就人才选留、引进、培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离退休问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条件、教师聘任制、富余人员管理、编制核定等问题进行研究。会上,学校确定“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解决难点”的人事改革方针。后来,校党委书记任彦申又加上“择优择重,优才优遇”八个字,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

这一年,北大教职工总量净减255人。

改革中,北大以行政手段进行结构性的人员控制,冻结工人队伍进人,严格控制管理队伍规模。结合每两年一度的技术考核升级,通过技术竞赛,对各工种的工人进行培训考核,在校内开展横向的技术比武,优胜者予以奖励并记录在册,作为晋升使用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加大分流与调整力度,实施有偿调离分流,向校外分流安置了100多人,使他们重新找到用武之地,也调整了校内岗位,队伍结构得到合理的改善,不仅没有增加人力的投入,而且平均每年净减159人。若按5万元的人均教育成本投入计算,控制总量一项已节省经费4500多万。

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教师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教师队伍管理的目标模式。围绕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北大制订新的教师离退休政策,建立人才交流中心,对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比例结构组织调研、全面摸底。为克服聘任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学校首先在条件成熟的院系进行完善聘任制试点,并与教师待遇改善、校系关系调整等措施结合进行。

在实施总量控制的过程中,北大对教师队伍放开“绿灯”。为确保队伍质量,明确规定,引进的教师必须经两名国内外同行专家审议鉴定,必须提交个人的研究成果和代表作,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讨论,甚至接受答辩试讲。

新教师报到之后,岗前培训也已成为制度。老教师、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向新教师介绍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学校的辉煌历史和发展现状,传授治学之道,为师之道,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

北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人事改革措施,体现在资源导向(如确定博士后名额,研究生名额)、政策倾斜(如职称的破格评定)、生活支持(如生活津贴、教师津贴)等各方面,以“筑巢引凤”,优才优遇,使年轻人“在事业上有用武之地,在生活上少后顾之忧”。

1992年,北大推出学术津贴、博士学位津贴、青年科研基金、出版基金、学术休假等培养青年教师的8项措施。

1993年,为从组织上落实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在人事处设立了人才开发办公室,负责中青年学术骨干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并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方正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基金”。

1994年,北大通过对外筹资,设立“君安—北大科学家奖”,给在校的中科院院士和文科著名学者每月1000元,博士生导师500元奖励,设立“21世纪人才奖励基金”,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实施生活、科研、出版、出国等多方位的经济支持。

住房问题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北大校园里流行“房子就是人才”的说法。1995年,学校拨200万元的专款,兴建青年教师流动公寓,并制定高租高贴的管理办法,建立了一套人才引进与流动性资源配置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每到分配住房的时刻,学校领导总要一次又一次地召开分房方案审议会议,并责成人事部门与后勤部门一起作分房方案的设计测算,使住房分配政策向中青年学术骨干倾斜。

1996年,在办学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北大决定每年投入350万元,设立校长科研基金,加强对新启动项目、交叉综合项目和青年项目的支持。

教师队伍建设中,北大坚持“五湖四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天下英才。从考察,发现,引进,到扶持人才成长,各院系、各职能部门全方位共同努力,组成一个强大的系统工程。近年来,仅从海外归来走上北大讲台的博士就达220人。

校领导把中青年学术骨干当成知心朋友,以诚相待,求才若渴。每年的元旦、春节前夕,校党委书记任彦申、校长陈佳洱总要带领学校各级领导,深入各院系、实验室,走访、看望中青年教师,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现场办公,解决具体问题。北大人事处随时收集国际互联网上的国内外人才资源动态,发出需求信息。对引进的每一位人才,他们给予极大的关心,从机场迎接,住房申请,甚至去房产处领钥匙,办理户口,安装电话,购买家具,以及安排子女上学和解决家庭生活琐事等,都给予细致的安排。按照校长助理陈文申的话说,就是:“让引进的人才在迈入北大的第一道门时就感到温暖。”

1996年,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的陈晓非博士来到北大。当时,学校没有房源,他先住筒子楼,半年后搬进刚竣工的青年教师流动公寓。回国的当年,他便获得96年度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1998年,北大安排蓝旗营住宅小区,尽管陈晓非当时在国外,但学校制定了对中青年学术骨干倾斜的政策,确保他和其他骨干一样进住小区。

在北大,甘为“人梯”,扶持新秀的传统可谓薪火相传。当建国之初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学术带头人正发挥重要作用时,就及时提携、培养第二代学科带头人。目前,在各学科承担重任的第二代带头人,又把接力棒传到新一代的手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